论中国人痴迷的“国外来函”

前段时间,在家族微信群中看到一条抖音,大体讲的是2007年底,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英国霍华思公司发来“提醒函”,提醒外白渡桥的使用年限到期,需要修缮,并且寄来设计图纸。内心百感交集,为什么在2020年的今天,国人还在痴迷着“青岛排水系统”的传说,不假思索。笔者便借此机会,将外白渡桥的修缮历史梳理一下。

上海外白渡桥

image 1

外白渡桥 ,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2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,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的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。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,因此成为链接黄埔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。

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。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,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,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。

外白渡桥的修缮历史

一个屹立于上海滩100年的外白渡桥,其使用年限本只有50年,要想保证可靠的工作状态,早就经历过几次维修。
自1940年代以来,外白渡桥共经历五次主要的维修,最近的一次便是2008年的大修。

1947年

在1947年,也就是通车40年之时,上海市政府做了一次检查,发现桥梁的结构出现沉降,较之1907年的时候,桥基础已经下沉将近12.7厘米。1947年6月,市政府与一家私营公司签订合同,由该公司负责对桥梁的维修,以加固桥梁结构,防止进一步下沉。此后,除了1949年扩大人行道以外,该公司再未进行进一步的维修。

1949年至1980年

  • 1957年,上海市人民政府工程局联合上海市工程设计研究院,对外白渡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究,随后采取了一定措施,防止桥梁老化,使该桥能继续使用50年。
  • 1964年,外白渡桥拆除,移入造船厂进行大修,这次大修以后,取消了原先经由外白渡桥通行的电车线路。
  • 1965年,木质的人行道拆除,更换为钢筋混凝土材质的人行道,同时对桥梁进行了一次粉刷。
  • 1970年,外白渡桥再度进行了喷漆维修,这次修缮工作主要是将生锈的部分钢结构替换,并喷涂锌质防锈液。
  • 1977年,上海市政设计研究院则对大桥的横梁进行了一次加固措施。3

百年大修(2008年至2009年)

前几次的修缮工作,从未传出由什么原来的设计公司送来 “提醒函” ,唯独着百年大修却传出了这个令人感慨的 事件

由于上海将于2010年举办 上海世博会 ,同时鉴于中山东一路地区的交通压力,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外滩地区进行交通综合改造。由于新建的外滩通道将穿越外白渡桥下方,加之外白渡桥的桥墩经过勘察发现已经老化严重,因此市政府决定对外白渡桥进行大修。

根据2008年《上海日报》的报道:“尽管桥龄已逾100年,但最近的一份质量检查结果显示,即使不对桥梁进行较大的维修,外白渡桥扔能安全地使用30年。”此次大修地主旨是“恢复和加强原有的风格”,这次大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唯一地限制是“桥身与水面净高不变”。

2009年2月25日6时30分,在民生码头经过为期一年左右地大修,外白渡桥北跨开始移桥复位。晚上18时许
,北跨桥身完成固定。翌日,南跨也回归原址。4月8日,大修完成后的外白渡桥重新向行人开放。
4月11日凌晨,外白渡桥恢复机车通行。此次长达10个月大修,是自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以来,对这座重约1000多吨地老桥最彻底地一次维修。

针对“提醒函”的几点说明

  • 自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以来,外白渡桥先后经历过5次大维修,都是组织国内的专家进行,并且从未有传出什么国外的原设计单位送来图纸以及“提醒函”的传说。
  • 并且外白渡桥的实际设计年限是50年,那么送来“提醒函”的准确时间应该时上个世纪60年代,而不是2008年。
  • 2008年对外白渡桥的维修时机,也不是针对的所谓的100年的设计年限来临,而是为了解决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交通压力等更为实际的原因。

那么这封 神秘的提醒函的消息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呢?笔者从网上进行搜索,发现网上确实都是这样的消息,但是都是一样的说辞,却没有一个说出消息的来源。但能找到的最早的消息包括以下两个:

以上一个是 东方网 的一篇由实习生选稿的 新闻,一个是刊登在《工业安全与环保》的2008年第06期的 唐宗礼的稿件,但是其中也是用了 据报道这样没有出处的字眼,提到的时间是
去年年底。由于作者没有留下任何的通讯方式,以及刊物不太会受理查询此事,也只能就此作罢。

类似的传说4,5

  • 青岛的“德国下水道”
  • “90岁”的北京“洋灰桥”
  • “96岁”的武汉景明大楼
  • “80岁”的广州海珠桥

以上,是收集到的网络上盛传的“提醒函”事件,其中大部分都是:直接开始“讲故事”,没有确切的事件的出处,然后吐槽国内。荒唐的是故事中的主角有:“钢材企业”,“设计师的后人”等,各种角度刁钻的人物,其实细想都是漏洞百出,有些都不管“时间”上的漏洞,直接硬说硬来。

行业的思考

首先,作为土木行业的一员,针对出现的这种荒唐的现象,其实是有些羞愧的。在基建快速发展的那些年,由于国内的需求快速爆发,并且施工工期短,监督机制的缺失,资金大量的聚集,确实出现了很多“豆腐渣”工程,但这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“阵痛”现象。就像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中国人的传递发展一样,这些在相应的时期出现的问题本身就需要通过一代人的时间去消化。

其次,这两年出现的事故:“江苏无锡312国道侧翻事故”、”虎门大桥的‘涡振’事件“,这些事件确实刺激着人民的神经,其中夹杂着设计、施工、运营等的多方面的问题,也在很大程度上警示着从业人员,道路阻且长。

再次,是媒体集聚效应。一个热点的出现,往往带来更多相关的热点,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起到了监督的作用,但是由于一些媒体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上,发表的不专业的评论,引导了群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“偏见”。并且,由于如今的网络时代的大爆发,很多“故事”就那么顺利的传递开了,自古以来也是如此。

最后,作为一个“桥梁人”,对于生命线工程的桥梁,确实承担着很大的责任,任重而道远。加油,打工人!

参考